戴兰芬孝义明礼
作者:wogong 添加时间:2016-02-29 11:27:19 浏览:
戴兰芬(1781—1833年)字畹香,号湘圃。道光二年,戴兰芬考中状元。老父为防止儿子得志忘义,寄诗道:“百虑尽消樽有酒,一钱如爱我无儿”兰芬得诗,即乞假还乡,迎父入都,朝夕请训,令无意外之忧。未儿,父亲去世,戴兰芬亲自扶柩归葬,庐墓服丧,读礼家居。当时两江总督琦善慕戴兰芬之名,曾聘请他主持尊经书院讲席。四十七岁时文丧期满,受朝庭之命,任戊子福建的考官,为朝庭选拔了一批得力干材,象后来成了封疆大吏的林鸿年、何***英、郭柏荫三位大中丞,均出其门下。四十八岁又充任“殿试收掌官”。道光十四年四十九岁时,“简放陕甘学政”,恩命典试督学。下车伊始,即纠正当时科举考试中的不正之风,使得“士气为之一振”。并在辛卯(1831年)和行壬辰(1832年)主持了两科乡试。五十岁那年,提升为翰林院侍讲,仍在陕甘视学。戴兰芬虽是个文士,然极留意经济,供职之余,时时察访国家利弊,凡是关图计民生的大事辄与地方大吏熟商行之。
道光十三年,戴兰芬五十二岁时,转任侍读,上月再转詹事府右庶子,八月迁翰林院侍读学士,并奉召还京,充文渊阁校理,教习庶吉士。入京未久即去世,终身五十有二。
戴兰芬迎父入朝,即表现了孝礼,又得其父礼义之传,可谓孝义明礼。
